中国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常见的误区——蒋维豪老师博客读后感

2015-05-05 09:43 刘大永 ( 邮箱13662765251@139.com )

目录

前言

一、什么是精益生产

二、中国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迷恋精益技术工具

误区二:急功近利

误区三:推行管理模式赶时髦   

误区四:过度重视项目结果,忽视流程能力的提高

误区五:精益生产是生产部门的事情

误区六:精益生产系统就是丰田模式

结束语

附件:蒋维豪老师博客的文章》

    前言

蒋维豪老师是精益大师,他的博客的内容非常丰富,30篇文章,文章的目录详请见本文附的《附件:蒋维豪老师博客的文章》

这些文章全部读完,获益匪浅,深受启发。本人为国内企业从事精益生产咨询和TPM咨询多年,现以自己见到的或听到的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盲点或误区,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什么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指以顾客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快速反应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运作效益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其核心就是精简,通过减少和消除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中一切不产生价值的活动(即浪费),缩短对客户的反应周期,快速实现客户价值增值和企业内部增值,增加企业资金回报率和企业利润率。

    二、中国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常见的误区

本人为企业从事精益生产咨询和TPM咨询多年,见到的或听到的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盲点或误区,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迷恋精益技术工具

如迷恋5S、小型单元、看板、价值流、防呆及可视化等等,认为精益生产就是这些精益技术工具。在精益生产推行中技术工具确实非常重要,是实施精益生产的手段,但只有精益技术工具,没有精益生产推行的组织结构及激励机制的支持,没有精益生产推行氛围的营造及梯队人才的培育等这些,精益生产推行长久不了。

蒋维豪老师博客的《重新认识精益与经营---“速度”才是盈利第一推手》一文中,谈到目前国内企业对精益生产的认识时有这么一段话:   ……这多么像盲人摸象啊! 每个盲人所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上的局部,他们却自以为自己所摸到的就是整个大象“。 把精益生产认为就是这些精益技术工具, 其实就好比是瞎子摸象, 只见精益生产之局部, 未见精益生产全局

在《重新认识精益与经营---“速度”才是盈利第一推手》一文中, 还有这样的论述: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对于基础十分薄弱的企业现场,初期通过导入精益的工具方法,会对业绩有很明显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往往难以持续。但也往往正是这些初期所呈现出来的成绩,最终成为误导企业“只重视工具方法就OK”的罪魁祸首

“技术是控制与改造环境的工具”,也就是说技术是一种针对某一类具体问题解决的方法工具。精益生产是一种生产制造的管理模式,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涉及企业战略、设计开发、采购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仓储与配送等企业各个环节。如果说企业一栋大厦,那么精益生产就是这个大厦成型的框架结构,而精益技术就是其中某堵墙、根梁。因此,精益生产是采用价值流等分析手段从整体出发,发挥系统潜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为企业构筑的新型生产模式。

    误区二:急功近利

    无耐心耕耘,急功近利,误信一些所谓的精益大师或江湖术士吹嘘有关精益的灵丹妙药。

精益生产方式是从丰田生产方式提炼出来的,而丰田公司坚持改善几十年才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咨询公司的咨询师去企业做咨询项目,企业往往提出用3-6个月见效果的做法,咨询师也会答应这种短期见效的做法,其实这只是一种咨询业无奈的商业运作的模式,因为咨询公司通过为客户实施短期见效的项目, 是为后续从客户那里拿到更多定单的策略。

3-6个月见效果是咨询师针对企业某个具体的点,出方案与企业一起改善,产生改善效果。如果企业不系统的、不长期的坚持贯彻实施精益生产,即使在某点上有改善,也难以实现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况且有时针对企业某个具体的点改善,做的是无用功,比如提高了某道工序的生产效率,但该工序并不是企业的瓶颈工序,效率提得越高,由该工序生产的在制品就会越多,浪费也就越大,这样的改善其实对企业整体效益来说是起反作用的。

所以推行精益生产,不能急功近利,要有短、中、长期的规划,系统推进。

    误区三:推行管理模式赶时髦

推行管理模式赶时髦,大致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企业本身(如一把手)乐于赶推行管理模式的时髦。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企业不得已要推行管理模式赶时髦,比如有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主观部门的企业,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主观部门的领导会时不时更换,新来的领导要在管理上创新出成绩,要求在该行业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前任领导推行了一种管理模式,本届领导肯定不能重新再来重复一次,否则没有政绩,所以要求推行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情况典型的例子是国内某些垄断行业所属的企业,企业领导为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推行过如平衡记分卡、6 Sigma、精益生产等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咨询公司来说,给这种企业作项目非常乐意,首先这种垄断行业不差钱,项目效果差强人意即可,如果咨询公司再能够帮助这种企业在行业的评比里拿到几个奖项,企业就非常高兴了,所以咨询公司很容易从企业里拿到项目的款项,其实国内某些垄断行业所属的企业养肥了一批咨询公司!

举一个企业的例子。某企业推行管理模式时一年一个主题,且各主题之间逻辑联系并不明显。该企业第一年定为改变年,主题是推行LM(精益生产);第三年为革新年,推行TPM (全面生产管理), 并全面实行项目制;第三年为担当年,加强责任意识,要求人人成为让上长放心的人;第四年为传统文化年,推行传统文化,公司上下举行传统文化的讲座与培训,并将阿米巴经营导入。

蒋老师博客里的文章《以5T说明〝法门万千一门深入即可〞》,阐述比较过5T,5T是指:TQM(全面质量管理)、TPM(全面生产性保全/全面生产管理)、TCD(全面成本降低)、TPS(丰田生产模式)TOC(制约理论)。在阐述比较5T的基础上,我们再归纳一下,通过下表来比较一下TPM (全面生产管理)LM(精益生产)。

序号

比较的内容

TPM (全面生产管理)

LM(精益生产

1

目的

通过实施零故障、零不良、零损失及零灾害等,追求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通过供应链整合,杜绝浪费,从而实现:最短的生产周期:最佳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交期、最佳的安全性、最高的士气


资源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

2

起点

分析24大损失并予以消除:

故障损失、制程中设、备调整损失、暖机损失短暂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设备产生品质不良损失管理损失、动作损失自动化替换损失检测调整损失能源损失成品率损失治具损失……

识别8大浪费并消除:

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不良品修理的浪费、搬运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及管理的浪费

3

手段(方法)

分析资源效率损失的起因点寻找改进机会

生产经营的过程分析(如VSM分析等)寻找改进机会

4

对策

构思对策:消除各种损失

构思对策:消除非增值的时间

5

结果

零故障、零不良、零损失及零灾害……

缩短产品周期时间打造快速响应能力

标准化、持续改善

标准化、持续改善

序号

比较的内容

TPM (全面生产管理)

LM(精益生产

1

目的

通过实施零故障、零不良、零损失及零灾害等,追求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通过供应链整合,杜绝浪费,从而实现:最短的生产周期:最佳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交期、最佳的安全性、最高的士气


资源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

2

起点

分析24大损失并予以消除:

故障损失、制程中设、备调整损失、暖机损失短暂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设备产生品质不良损失管理损失、动作损失自动化替换损失检测调整损失能源损失成品率损失治具损失……

识别8大浪费并消除:

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不良品修理的浪费、搬运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及管理的浪费

3

手段(方法)

分析资源效率损失的起因点寻找改进机会

生产经营的过程分析(如VSM分析等)寻找改进机会

4

对策

构思对策:消除各种损失

构思对策:消除非增值的时间

5

结果

零故障、零不良、零损失及零灾害……

缩短产品周期时间打造快速响应能力

标准化、持续改善

标准化、持续改善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TPM (全面生产管理)LM(精益生产各有特色, 各有强项与弱项,需相互之间借用强项, 以补自己的弱项,如LM(精益生产)的〝自働化〞(不断清除人的无价值活动)补TPM (全面生产管理)在〝人〞的效率损失的方法论的不足。

多个管理模式,如TPM (全面生产管理)LM(精益生产),可否同时在同一个企业并列推行? 我认为不是不可以, 但推行时要各有侧重,企业一定要非常清晰, 否则企业的人思想是混乱的。

蒋老师博客里的文章《以5T说明〝法门万千一门深入即可〞》提出,法门万千,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实现同样的结果。如果企业就推行管理模式TPM (全面生产管理)LM(精益生产)是可以选择的话,那么建议只推行TPM (全面生产管理)LM(精益生产)其中的一个,并且是要深入的推行与实施,但可以借用另外一个的强项来补正在推行的管理模式的弱项

    条条道路通罗马,拿得出成果的是硬道理,企业不用推行管理模式赶时髦!

    误区四:过度重视项目结果,忽视流程能力的提高

    有些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的过程中,过度重视项目结果,忽视流程能力的提高。比如某企业减少库存的项目,库存从5千万变成了2千万,库存是减下来了,但不久有一张4千万的定单突然来了,企业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由于项目只是为降库存而降库存,没有把生产线的产能提起来,所以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误区五:精益生产是生产部门的事情

    缺乏全局观念,认为精益生产是生产部门的事情。精益生产是贯穿整个价值链,涉及企业经营(生产、供应与销售)的各环节,它与企业所有部门都有关联,不仅仅只是生产部门的事情。

    误区六:精益生产系统就是丰田模式

关于精益生产丰田模式蒋老师的博客文章《到底什么是精益?(2): TPS到底是什么?》做了深入的阐述,精益生产系统是一种〝像丰田那样的生产管理系统〞。精益生产含盖一种帮助企业〝向丰田学习,学到像丰田那样〞的方法论。精益生产与丰田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丰田模式只能是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它附带了丰田独特的企业文化。精益生产系统不完全等同于丰田模式

    结束语: 很多事情是讲缘分的,本人能有幸能成为维豪弟子班三期的一员,这就是缘分。本人推行精益生产TPM很多年,困惑很多,但愿在蒋老师的教导下,与各位师兄弟一起学习并分享精益生产知识与经验。

附件:蒋维豪老师博客的文章

     1.《做精益像练功

2.《你想听什么样的课呢

3.《重新认识精益与经营

4.《浪费根源(起因点)对策法(下)—协同篇》

5.《到底什么是精益(完结篇)》

6.《现场浪费根源(起因点)的快速诊断法(上篇)》

7.《也谈Gemba Walk

8.《精益的显性套路:浪费根源(起因点)的识别与对策—系统篇》

9.《浪费识别法

10.《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运用TOC大大提高精益生产LEAN的成功率?〞这篇文 章我有不同看法》

11. 《5T说明〝法门万千一门深入即可〞

12. 《丰田流 现场的人才培育--读后心得分享》

13. 《丰田案例:丰田是如何实现JIT(及时生产)的》

14. 《自働化新论

15.《 TPS的〝天地人与道〞

16. 《到底什么是精益 TPS到底是什么》

17. 《到底什么是精益

18. 《精益二十年的反思

19. 《精益二十年的反思2)》

20.《【读后感】精益的省思

21. 《企业在关于员工修养方面的常用激励语》

22.《 精益和业务流程管理的区别

23. 《精益生产和临时员工

24. 《精益生产之SMED快速切换——精益顾问戴伟城

25.《 TPS系列篇之九---对水库模型里的水,仅仅理解为》

26. 《我最近两年上过的课程--也算是一种成就吧》

27. 《郁林木业联合四家企业开展精益运营培训》

28. 《轉發一封來自趙克強博士的分享信件

39. 《蔓藤杂草又重新夺回了他们的天空》

30. 《放棄是他的錯嗎》


广东永闻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http://www.gdyongwen.com 客服电话: 客服邮箱:13662765251@139.com 客服手机:13662765251, 13652662857
专业交流QQ群:
专业交流微信群: 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金丰路1号江南世家29栋702房

表单1

  • *
  • *
  • *
  • *